GothamIsland.com - 高森島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28|回复: 3

光纖之父 高錕奪得諾貝爾物理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6 22: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錕一九三三年生於上海一個富裕家庭,父親為律師。高錕自小對科學有濃厚興趣,常與弟弟高鋙在家中做實驗。他的童年在上海度過,於一九四八年隨家人移居香港接受教育,其後到英國倫敦大學攻讀電機工程,畢業後曾任工程師及實驗室研究員,並於一九六五年在倫大取得博士學位。今年高錕以及柏爾、史密斯兩位美國人奪得諾貝爾物理獎,可謂實至名歸。他將拿到這個獎的二分之一獎金。

    高錕博士早在一九六六年便發表了「光纖理論 -- 高純度的玻璃可作為傳送光波的通訊媒介」。但被當時科學家認為不可能。時至今日,光纖已廣泛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因此高錕博士有「光纖之父」的美譽。

     高錕出生於上海書香世家,入學前,家中聘請老師教導四書五經。10歲入學國際學校,除讀中文外,也要讀英文和法文。高錕表示接觸國外的文化對他影響很大!

    中學時期,高錕又遇上幾位好老師,其中一位老師啟發他對力的原理深刻印象。高錕並自購課外書籍,學做化學實驗。學以致用,是高錕從童年開始便培養的學習精神。學以致用,自己思想,相信就是奠定高錕日後開創光纖世紀的重要精神和智慧。

    5179882-2197035.jpg
    圖為高錕二○○四年獲頒普林斯頓大學榮譽學位時,與妻子黃美芸合影的檔案照。

     高錕在90年代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今年2月,有報導說,高錕太太證實,年齡已經75歲的高錕患有老人癡呆症,正靜心休息養病。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10: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Skype、手機通訊 都拜他所賜

朱立群、林志成/台北報導

     「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言語健談,他四十多年前提出的光纖理論,現在竟能有無遠弗屆的傳輸應用,感到不可思議。」台大光電所教授黃升龍如此形容新科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研院院士高錕。

     一九六六年,高錕以一根玻璃棒當作光學訊號的傳輸載體,提出「光纖每公里傳輸耗損率是二十分貝」的理論假設,四年後被美國康寧公司證實。一九八二年,康寧進一步改良到每公里僅耗損○.二分貝,把光纖通訊效率拉到極限,為訊號傳遞帶來革命,他也被冠上「光纖之父」美名。如今獲諾貝爾物理獎,國內學術界認為實至名歸。

     中研院長翁啟惠昨晚八點在日本京都第一時間傳回他對高錕院士的祝賀:「我們以他為榮。」

     「聲音、影像、數位或類比資訊,例如Skype或手機通訊,都是光纖通訊革命的成果,」黃升龍說。

     例如,手機訊號(聲音、簡訊文字、照片影像等)基地台之間的傳遞,都仰賴光纖的發明。

     清大光電所教授王立康說,高錕近幾年「很紅」,許多高中生做網路跟光纖傳輸的科展作業,都提到高錕是「光纖之父」,可見他在網路上被google查詢的頻率極高。

     清大校長陳文村說,高錕的研究對人類生活影響很大,他一九九二年曾獲日本國際賞肯定。清大當年要成立科技管理學院時,就是請高錕籌備。

     國科會副主委陳力俊說,高錕曾在工研院前瞻創新計畫擔任諮詢委員,他從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退休後,創辦弘立書院,是香港有名的小學。外傳高錕得老年癡呆症,陳力俊說,他曾出席去年的中研院院士會議,看起來身體狀況還好。

     高錕一九三三年出生於上海書香世家,父親是律師,一九九四八年全家移居香港,與弟弟高鋙自幼就讀國際學校。高錕在二○○五年由香港三聯書局出版的英文自傳《潮平岸闊》裡寫到,自小接觸中國以外的事務,讓他開足了眼界,對他影響很大。

     高錕於一九九二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十九屆數理組院士。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13: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華裔學者「光纖之父」高錕和美國科學家鮑伊及史密斯,分別以光纖和電荷耦合元件(CCD)研究,六日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高錕是歷來第六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科學家。

諾貝爾大會盛讚三位得獎者為「光線之父」,表示「今年的物理學獎,頒給兩項形塑今日網路社會基礎的科學研究。他們創造許多實用的發明,且為科學探險提供新工具」。

本屆物理學獎研究成果在日常處處可見,一九六六年,高錕大膽提出以玻璃取代銅線傳輸訊號,四年後第一條光纖誕生。光纖網路讓資料傳輸在彈指間完成,如今手機通訊、國際電話、有線電視、網際網路傳輸運作,全拜光纖之賜。

七十五歲的高錕是我中研院院士,於上海出生,香港求學,再赴英國深造,擁有英、美國籍。友人透露他去年罹患輕度阿玆海默症,記憶力衰退,可能無法全然體會諾貝爾獎帶來的喜悅。

高錕透過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楊綱凱表示「深感榮幸」,說「諾貝爾獎少有表彰應用科學的成就,故我從來沒有想過會獲獎,感到非常驚喜」。高錕還應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說「有賴光纖的出現,這個喜訊已於瞬間傳到千里」。

物理學獎另一個得獎研究是電荷耦合元件(CCD),這是數位相機的核心,可說是相機的「電子眼」,能將鮮活影像轉為數位訊號。

一九六九年,史密斯(George E. Smith)和鮑伊(Willard S.Boyle)發明了CCD,可感應光線轉變為電荷,電荷再轉成數位訊號。用數位相機拍下的影像,電子圖檔可永久儲存,因此取代傳統膠卷相機。

史密斯七十九歲,鮑伊八十五歲。鮑伊表示,看到路人拿的數位相機和火星探測器裡有他的研究結晶,便覺十分開心。

高錕將分得獎金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千六百一十萬元)的一半,另一半由史密斯和鮑伊平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Gothamisland.com

GMT+8, 2025-1-3 11:36 , Processed in 0.0282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